|
|
 |
I W C |
Date:2025/7/16 |
|
|
Number: |
L10103 |
|
Price: |
NT$ 88000 |
| CASE: |
18K Yellow Gold. Schaffhausen R810A Classic Automatic. 35mm.
|
| Function: |
Unisex. Cal.854 Automatic. Hour, minute & sweep second display.
|
| Accessory: |
Custom calfskin strap & custom buckle. 90% new and above of great condition without polished.
這是一款優雅的紳士腕錶,線條獨樹一格,無論就其品相或是款式型號來說均實屬罕見;它比這一時期的大多數手錶稍大一些,尺寸為 35 毫米,伏貼的錶殼設計無論男女士手腕上錶看起來都非常合適。
錶面上的 IWC 其草寫字體通常是為 Vintage 款式才有的浪漫,其優雅的斜體字更是美得好內斂。
整體面盤與錶殼、皮錶帶配色調性一致,散發濃濃古味,高雅與貴氣也一併共存,真正久經考驗的 IWC “啄木鳥” 自製機芯和令人愛不釋手的面盤更叫錶友們讚賞不已。
- 機芯介紹 -
1946年,IWC 的技術總監 Albert Pellaton 提出了一項創新設計,當時的自動腕錶普遍是單向上鍊,自動盤旋轉的時候只有一個方向能為發條補充能量,相反方向就是空轉,如果要做到雙向上鍊,會使結構複雜、加工難度大。
而 Albert Pellaton 的新設計,用非常簡單的原理就實現了雙向上鍊,此設計也因此獲得了專利,並命名為 Pellaton 上鍊系統;不論任何方向和幅度,自動盤都會利用每個動作為發條上鍊,因為轉動時,棘爪特別像啄木鳥的鳥嘴在啄木頭,所以又俗稱為啄木鳥上鍊系統。
IWC 的這一發明,影響了非常多的製錶品牌,百達翡麗第一款自動上鍊機芯 Cal.12-600、浪琴著名的軌道機 Cal.19ASD、精工魔術桿上鍊系統都是借鑑 Albert Pellaton 的設計
而啄木鳥上鍊系統的推出,也幫助萬國贏得了廣闊的市場,幫助其在二戰後、石英危機(Quartz Revolution)這些重大的歷史轉型期中站穩腳跟。
啄木鳥自動機芯,IWC 在 1951 年左右推出了 85 系的機芯(沿襲 81 系而來),這枚機芯被譽為 IWC 最佳的自動上鍊機種,原因就跟機芯裡頭裝配了比勒頓上鍊機制(又稱啄木鳥上鍊結構),這套在當時顯得極為創新又有實質功效的上鍊系統,使得 IWC 的 85 系機芯在 20 世紀中期與 PP 的 460、勞力士的 15 系列以及歐米茄的 500 系列機芯被譽為當時四大自動上鍊名機。
85 系列機芯的最終版本為 8541,機芯是環形擺輪,搭載藍鋼雙層游絲,震頻 19,800 轉。此外 IWC 的擺輪在擺臂上通常會裝有砝碼,這是比較高級的設置。
有關啄木鳥機芯運作及詳細介紹可瀏覽:https://kknews.cc/fashion/6keg23.amp。
|
|
|
| |
|
|